臺灣兩棲類分為有尾目(成體光滑有腳、尾)、無尾目(成體有腳無尾)與無足目(有尾無腳)。已發現有尾目 1 科 3 種、無尾目 5 科 30 種,而無足目並無發現紀錄。各目物種分別舉例如下:
1有尾目:表皮光滑,不具鱗片,分泌些許黏液,主要棲息於中高海拔的低溫森林底層與林中水源潮濕之處,目前有阿里山山椒魚、台灣山椒魚與楚南氏山椒魚三種,其中台灣山椒魚及楚南氏山椒魚,為台灣特有種,為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孑遺生物。
2、無尾目:分為蟾蜍科、樹蟾科、狹口蛙科、赤蛙科及樹蛙科等五科。分別紹如下:
(1)蟾蜍科於眼後有突起的耳後腺,當警戒時會分泌乳白色毒液,而皮膚粗糙,體背佈滿疣狀突起,為主要特徵。台灣發現的蟾蜍有2種,分別是盤古蟾蜍及黑眶蟾蜍。
(2)樹蟾科是樹棲性蛙類,胸骨、脊椎骨與蟾蜍科相似,但趾端為吸盤可攀附與樹蛙相似,故稱為樹蟾。台灣只有1屬1種,為中國樹蟾。
(3)狹口蛙科具有身體嬌小,略呈三角形等特徵,成蛙多在落葉、泥堆中棲息。在台灣有5種,分別為小雨蛙、黑蒙西氏小雨蛙、史丹吉氏小雨蛙、巴氏小雨蛙及亞洲錦蛙(外來種)。
(4)赤蛙科是數量最多的一科,體型較大常被民眾捕捉食用。台灣發現有13種,分別為腹斑蛙、貢德氏赤蛙、豎琴蛙、台北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長腳赤蛙、梭德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澤蛙、古氏赤蛙、虎皮蛙、金線蛙及牛蛙(外來種)。
(5)樹蛙科的特徵是趾端膨大的吸盤,可攀爬在樹上或在牆面上行走。台灣發現有10種,有8種特有種分別為台北樹蛙、翡翠樹蛙、莫氏樹蛙、橙腹樹蛙、諸羅樹蛙、褐樹蛙、面天樹蛙,另外還有白頷樹蛙、日本樹蛙及艾氏樹蛙。
兩 棲類所面臨到的問題有棲息破壞、氣候變化、化學污染、疾病及病原感染、外來種入侵、商業過度利用等,而棲息地的破壞對兩棲類的威脅最大,如山地的濫墾濫 伐、水土保持的破壞、農藥過度使用,導致棲地的消失或破壞,形成族群的隔離,導致物種破碎化,加速族群的滅亡,因此我們更應重視兩棲類的生存棲地的問題, 並對保育物種、維護棲地負起責任。臺灣兩棲類分為有尾目(成體光滑有腳、尾)、無尾目(成體有腳無尾)與無足目(有尾無腳)。已發現有尾目1科3種、無尾目5科30種,而無足目並無發現紀錄。各目物種分別舉例如下:
1、有尾目:表皮光滑,不具鱗片,分泌些許黏液,主要棲息於中高海拔的低溫森林底層與林中水源潮濕之處,目前有阿里山山椒魚、台灣山椒魚與楚南氏山椒魚三種,其中台灣山椒魚及楚南氏山椒魚,為台灣特有種,為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孑遺生物。
2、無尾目:分為蟾蜍科、樹蟾科、狹口蛙科、赤蛙科及樹蛙科等五科。分別紹如下:
(1)蟾蜍科於眼後有突起的耳後腺,當警戒時會分泌乳白色毒液,而皮膚粗糙,體背佈滿疣狀突起,為主要特徵。台灣發現的蟾蜍有2種,分別是盤古蟾蜍及黑眶蟾蜍。
(2)樹蟾科是樹棲性蛙類,胸骨、脊椎骨與蟾蜍科相似,但趾端為吸盤可攀附與樹蛙相似,故稱為樹蟾。台灣只有1屬1種,為中國樹蟾。
(3)狹口蛙科具有身體嬌小,略呈三角形等特徵,成蛙多在落葉、泥堆中棲息。在台灣有5種,分別為小雨蛙、黑蒙西氏小雨蛙、史丹吉氏小雨蛙、巴氏小雨蛙及亞洲錦蛙(外來種)。
(4)赤蛙科是數量最多的一科,體型較大常被民眾捕捉食用。台灣發現有13種,分別為腹斑蛙、貢德氏赤蛙、豎琴蛙、台北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長腳赤蛙、梭德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澤蛙、古氏赤蛙、虎皮蛙、金線蛙及牛蛙(外來種)。
(5)樹蛙科的特徵是趾端膨大的吸盤,可攀爬在樹上或在牆面上行走。台灣發現有10種,有8種特有種分別為台北樹蛙、翡翠樹蛙、莫氏樹蛙、橙腹樹蛙、諸羅樹蛙、褐樹蛙、面天樹蛙,另外還有白頷樹蛙、日本樹蛙及艾氏樹蛙。
兩 棲類所面臨到的問題有棲息破壞、氣候變化、化學污染、疾病及病原感染、外來種入侵、商業過度利用等,而棲息地的破壞對兩棲類的威脅最大,如山地的濫墾濫 伐、水土保持的破壞、農藥過度使用,導致棲地的消失或破壞,形成族群的隔離,導致物種破碎化,加速族群的滅亡,因此我們更應重視兩棲類的生存棲地的問題, 並對保育物種、維護棲地負起責任。
貢德氏赤蛙 (王嘉靖 攝)
莫氏樹蛙 (王嘉靖 攝)
莫氏樹蛙 (王嘉靖 攝)
莫氏樹蛙 (王嘉靖 攝)
褐樹蛙 (王嘉靖 攝)
褐樹蛙 (王嘉靖 攝)
澤蛙 (王嘉靖 攝)
澤蛙 (王嘉靖 攝)
翡翠樹蛙-交配 (王嘉靖 攝)
盤古蟾蜍-藏於土洞 (王嘉靖 攝)
台北樹蛙 (游建三 攝)
翡翠樹蛙 (蕭家琪 攝)
拉都希氏赤蛙 (蕭家琪 攝)
中國樹蟾 (蕭家琪 攝)
面天樹蛙 (葉品妤 攝)
巴氏小雨蛙 (葉品妤 攝)
台北赤蛙 (葉品妤 攝)
諸羅樹蛙 (李政勳 攝)